到哪里去阅读答案


我们都到哪里去了阅读答案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辽阔的海洋占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面积, 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 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 如此众多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最早人们认为, 这些水是地球固有的 。 起初它们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之中 。 以后, 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 它们便逐渐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 成为海水的来源 。 譬如, 在火山活动中总是有大量的水蒸气伴随岩浆喷溢而出 。 据此, 一些人认为, 这些水蒸气便是从地球深部释放出来的“初生水” 。 然而, 当人们对这种所谓的火山“初生水”进行深入研究后, 却意外地发现:它们实际上只不过是渗入地下然后又重新循环到地表的地面水 。 近代兴起的天体地质研究表明, 在地球的近邻中, 无论是距太阳较近的金星、水星, 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 都是贫水的, 惟有地球得天独厚, 拥有如此巨量的水, 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奇怪, 科学家们对此认识不一 。 一些人认为, 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 而是由撞上地球的彗星带来的 。 一些科学家从人造卫星发回的数千张地球大气紫外辐射照片中发现, 在圆盘状的地球图像上总有一些小黑斑 。 每个小黑斑大约存在二三分钟, 面积约有2000平方千米 。 经过仔细检测分析, 他们认为这些斑点是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造成的, 是这种陨冰因摩擦生热转化成水蒸气的结果 。 从照片还可估算出每分钟约有20颗这种小彗星进入地球 。 若其平均直径为10米, 则每分钟就有1000立方米水进入地球, 一年即可达0.5亿立方千米左右 。 据此可以推算出, 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中, 约有23亿立方千米的彗星水进入地球 。 这个数字显然大大超过现有的海水总量 。 因此, 这一观点是否可靠, 还有待验证 。 另一些科学家相信水是地球固有的 。 虽然火山蒸汽与热泉水主要来自地面水的循环, 但不排除其中有少量“初生水” 。 如果过去的地球一直维持与现在火山活动时所释放出来的水汽总量相同的水汽释放量, 那么几十亿年来累计总量将是现在地球大汽和海洋总体积的100倍 。 所以他们认为, 其中99%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水, 但却有1%是来自地幔的“初生水” 。 而正是这部分水构成了海水的来源 。 地球的近邻贫水, 是由于其引力不够或温度太高, 不能将水保住 。 目前, 各种意见仍相持不下 。
时间去哪儿了阅读答案 时间去哪儿了阅读答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是啊, 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 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 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 。 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 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 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 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 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 。 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 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 在7岁这一年中, 童年记忆迅速衰退, 到了八九岁, 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 。 这是因为在7岁时, 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 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 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 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 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 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 这是为什么呢?

推荐阅读